延考区学生收到“爱心大礼包”
本报讯 8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7000名重生。在当天的迎新工作中,来自四川、甘肃、陕西等延考区的21名重生一签到就感触到了家的温暖,他们每人还收到了校园为他们精心预备的“爱心大礼包”。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大礼包包含:洗漱用具、书包、文具等各种学习和生活必需品,总价值200元左右;面值100元的“亲情电线名志愿者专门担任招待延考区重生,全程伴随处理入学手续;拓荒了“绿色通道”,保证延考区重生入学手续四通八达。来自四川的赵武同学被校园的关怀深深地感动了,他从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瑞芳的手中接过礼包时十分激动地说:“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地震中,我们家都没了,但校园又给了我家的味道,让我领会到了家的温暖。我要用我的吃苦学习来报答校园、报答社会。”
在当天的迎新工作中,感恩成了“90后”重生进入大校园园承受的第一堂德育课。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种入学教育活动随处可见。化学院学生会安排学生使用DV搜集重生入学过程中家长为孩子支付的每一个感人瞬间,透过镜头实在记载爸爸妈妈的辛苦,让大学生从中感悟到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该短片将在学院重生入学教育中播映。
高分子学院在迎新现场预备了重生感恩墙、家长寄语窗与绿丝带等物品,在现场经过分发绿丝带、家长寄语等方式让新同学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学会感恩、增强感恩认识。在该学院建立的感恩墙上,许多重生纷繁写下自己的感谢之情。一名叫梁晓腾的重生在感恩墙上写道:亲爱的爸爸您辛苦了,从高中送我入学到送我上大学,您流了无尽的汗水,我只能用成果来报答您。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高青也在感恩墙上写下了对重生的寄语:感恩爸爸妈妈,感恩师长,感恩祖国,感恩之心常存。艺术学院在迎新工作中也展开了以“感恩、沟通、沟通、贡献”为内容的“十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并将党员贡献岗作为重生签到流程的最终一个环节,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志愿者向每位重生搜集心语最想对家长说的一句话,以表达对爸爸妈妈千辛万苦养育之恩的感谢。

